万历二年(1574),李化龙中进士,20岁便出任河南嵩县知县。嵩县的地方劣绅和不法官吏看不起年仅20岁的李化龙,作恶如故,不知收敛。李化龙不露声色,暗中察访他们的劣迹,掌握了大量证据,将首恶者绳之以法,得到百姓的拥戴。为了发展农业,李化龙又带领百姓兴修水利,开渠屯田,奖励生产,在任6年,嵩县百姓安居乐业,明史记载称“县中大治”。
万历八年(1580)十月,李化龙因政绩显著升任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,主管皇陵及官府薪炭供给。万历十年(1582),李化龙升任南京工部营缮司郎中,主管皇陵、皇宫的维修修建。万历十四年(1586),调任河南按察司提学佥事,参与管理一省学政。万历十六年(1588),升河南省布政司左参议。万历十八年(1590)五月调山东省按察司任提学副使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),李化龙被提拔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,巡抚辽东。当时辽宁一带的金人速把亥和他的弟弟炒花及儿子把兔儿勾结土蛮,在辽阳以北作乱,李化龙与总兵董一元采用擒贼先擒王的策略,先将把兔儿和土蛮首领伯言儿二人射死,其他兵将都败退。李化龙又建议朝廷设置马市、木市,使各民族互通有无,边塞逐渐安宁。后来,倭寇又骚扰东北一带,李化龙率兵将倭寇驱逐出境。李化龙因平辽抗倭、安边有功升任为兵部右侍郎。
万历二十七年(1599),李化龙总督湖广、川、贵军务兼巡抚四川,征讨播州叛臣杨应龙,从出兵到灭贼,共114天,便剿灭叛军。当地人民为纪念平叛胜利,于播州修建了“化龙出师桥”。
万历三十一年(1603),李化龙任工部右侍郎,总理河道事务,署理河道疏浚事务。当时黄河连年泛滥,到处决口,南北航运不通。李化龙上任后便上疏朝廷,建议开凿泇河以济漕运。清朝人靳辅评价开凿泇河工程为明代治运最大成就。当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曾说:“开泇济漕,南北航通,南粮北运,年数千万石,缓和了华北因连年荒灾死人无数的困境。”
万历三十九年(1611),朝廷特加封他为柱国光禄大夫少傅兼太保,年底,李化龙死于任上,朝廷追赠少师,加赠太师,谥号襄毅,后人称襄毅公。
李化龙一生不仅功勋卓著,而且著述颇丰,著有《李于田诗集》《场居集》12卷,以及《平播全书》15卷、《治河奏疏》等。史书称李化龙有文武才,他的事迹在《明史李化龙传》和《河渠志》中均有记载。
后人在长垣县东街为其建造专祠,祠前牌坊上书“文治武功”,牌坊对联:春秋血食诗书帅,钟鼎名流社稷臣。
07-10 80阅读
07-10 83阅读
07-10 73阅读
07-10 80阅读
07-10 77阅读
07-10 72阅读
07-10 66阅读
07-10 71阅读
07-10 65阅读
07-10 77阅读
04-19 652阅读
05-09 650阅读
04-01 593阅读
03-31 540阅读
03-31 536阅读
03-31 530阅读
03-31 521阅读
03-31 511阅读
03-31 501阅读
03-31 492阅读
04-02 490阅读
05-03 464阅读
04-06 447阅读
04-25 447阅读
05-05 418阅读
03-31 415阅读
04-01 401阅读
04-02 400阅读
04-01 395阅读
04-02 395阅读
04-01 393阅读
04-01 392阅读
04-02 392阅读
04-01 391阅读
04-26 390阅读
04-01 387阅读
04-01 387阅读
03-31 378阅读
04-01 372阅读
04-02 366阅读
04-21 124阅读
07-06 53阅读
04-11 118阅读
06-12 53阅读
04-11 87阅读
05-24 75阅读
04-20 89阅读
04-02 392阅读
07-03 48阅读
04-11 143阅读